讲好黄河故事,豫见非遗文化
日期:2022-09-24 16:46:48  发布人: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巍巍黄河,流淌千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为探寻这片古老土地上黄河文明的印记,讲好黄河故事,郑州财经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豫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6月21日至2022年7月10日,以黄河沿岸为轴线,深入洛阳、商丘、濮阳、周口、焦作、开封、鹤壁、安阳八个地级市探寻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宣讲活动。

豫见黄河文化,探寻非遗经典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依托“河小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研学交流项目,将“三下乡”与“返家乡”充分结合,围绕“探寻黄河非遗、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为行动指南,对开封汴京灯笼张、焦作黄河澄泥砚、商丘永城柳琴戏、洛阳皮雕、安阳布艺香包、濮阳陈氏面塑、濮阳陈氏柳编、周口郸城泥塑、商丘归德府砖雕、鹤壁浚县泥咕咕10个黄河流域优秀非遗项目展开调研,探究藏于非遗文化中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

周口“河小文”为社区学生讲解郸城泥塑作品中蕴含的黄河文化

实地走访调研,感悟黄河非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前期,团队成员们走访所在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现状、影响力度,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为实地调研非遗项目和拜访传承人做好充足准备。

洛阳“河小文”参观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阳皮雕优秀非遗作品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以“河小文”的身份与传承人老师面对面交流沟通,通过参观非遗传承人老师的优秀非遗作品,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在传承热老师的教学中亲身动手实践体验非遗的制作,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切身体会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制作过程,感悟蕴藏在非遗制作细节中的点滴文化精髓。

安阳“河小文”与技艺香包传承人老师沟通交流了解技艺香包的传承现状

在和传承人交流中,实践队员解开了来时心中的疑惑,对非遗文化背后的黄河文化认知也越发清晰明了。黄河流淌千年,孕育出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伴河而生、绵延相传的人间烟火,是曾经的先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更是非遗传承人家中祖祖辈辈赖以谋生的手段。

永城“河小文”在柳琴戏传承人老师的讲解中了解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人们也是根据发展现状,依据时代特色,创新非遗发展形势,将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打造新时代的非遗传承,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去。

鹤壁“河小文”跟随泥咕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老师体验泥咕咕非遗的制作过程

讲好黄河故事,文化走进校园

“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对孩子的培养就是在播撒种子,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环境的培养”为讲好黄河故事,宣传非遗文化,提高青少年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激励青少年加入传承非遗文化队列。在完成黄河流域优秀非遗项目的调研后,“豫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将个人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充分融合形成讲解素材,在校园、在社区、在村落广泛传播和宣讲非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孟州“河小文”走进小学将黄河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现状、蕴含的文化讲述给小朋友

在校园中,实践团成员们通过PPT演讲、视频播放展示带领学生们了解黄河文化,科普非遗知识;在社区里,实践团队成员们通过建立非遗剪纸体验站,带领社区居民动手尝试非遗制作,画纸折叠翻转,剪刀起起落落,在实践团队成员们的悉心指导下,社区居民们通过亲自动手尝试非遗制作,鉴定文化自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俊涛老师与“豫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合影

结束实践调研,传承民族经典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十余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每天迎着朝阳出发,伴着晚霞归来,虽然身体劳累,但没有任何埋怨。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也收获颇丰,不仅在实践中学习到相关的技能,而且对于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深入的了解。实践团成员们见证了每一位传承人的匠心精神,体会到几千年黄河文化的厚重博大,更是深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实践调研虽告一段落,但对于黄河故事的讲述和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从未终止,“豫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为讲好黄河故事,保护非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核发: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